《習慣力》(Good Habits, Bad Habits)這本書適合所有曾經設定過目標,但是沒有成功的人。你可能會痛恨自己的軟弱、認為自己沒有意志力;你可能會羨慕那些可以達成目標的人的強韌心靈、認為自己一定是缺少了什麼。本書會告訴你:自制力並不是強迫自己去作或者不作某些事情,改變自己並不需要這麼痛苦。
先來說說我今年三月以來的故事。我從三月初開始調整飲食習慣跟睡眠習慣,在沒有改變運動頻率的情況下,到現在瘦了10公斤,而且重點是,我並不覺得痛苦,也不覺得自己過度忍耐。最初我的動機是體重控制,但是過了一個月後,我甚至不特別感覺我在控制體重,就像火車已經上了軌道,順著軌道走。
「自制力就是把自己放在對的情境下,發展出對的習慣,了解這一點,自制力就變得很簡單。」
我們需要先理解的是,生活中43%的行為都是習慣,因此,壓抑壞習慣相當困難,發展好習慣相對容易得多。想像一下你要讓跑在軌道上的火車停下來有多困難,我們該作的事情應該是:先鋪設好另一條軌道,再扳下轉轍器。
舉個例子。如果你習慣外食,壓力大的時候,暴飲暴食或者投向撫慰性食物的懷抱,那麼「肚子餓又壓力大=狂吃炸雞」就很容易變成習慣。今天如果你作的事情是,刻意克制自己不要去吃炸雞,那最後結果就是,你太餓了,以致於你可能忍耐了一兩周,最後還是忍不住狂吃炸雞。這時候,如果你重新培養一個習慣:肚子餓的時候,我就先去買兩顆茶葉蛋來吃。這個習慣跟吃炸雞並不互斥,你也可以先吃完茶葉蛋再去吃炸雞;但因為蛋白質很容易帶來飽足感,因此在吃完茶葉蛋之後,飢餓程度就會大幅度下降,你就會發現自己其實就變得不那麼想吃炸雞了。
培養習慣的關鍵在於「簡化」,簡化行動模式,就能達成想要的結果。但要作到書中提到的簡化,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是必須先思考,你得先理解新習慣如何「覆蓋」舊習慣,如此一來你所期待的好習慣才能取代壞習慣。
本書中具體地描述了如何培養習慣的程序,在此不多贅述。畢竟,這麼有趣的內容,我認為你應該自己讀讀看。
#雖然我晚了四個月讀到這本書但我還是瘦了
#讀這本書的時候非常有種應證自身經驗的即視感
#天下雜誌
#習慣力